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协会联盟频道 >>

“垃圾电影”充斥市场谁之过?

来源: 宁波日报 作者: 2017-07-06 06:29: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清宸

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著名“老炮儿”导演冯小刚又“开炮”了:“中国垃圾电影这么多,和大批的‘垃圾观众’有很大关系。如果不去捧这个场就没有生存的空间,制片人也就不去制作垃圾电影了,往往垃圾电影票房还很高。”此言一出,舆论哗然。笔者在此想就事论事说一说“垃圾电影”与“垃圾观众”缘何出现、是否存在。

国产商业电影多数是有了选题、剧本后再去找资金和演员的。说实话,资金不是问题,中国电影界也不乏好演员。但为什么仍是烂作不断呢?因为话语权转向了。一部电影谁说了算?不是编剧,不是导演,而是资本。笔者前不久看了一本行业书籍《给青年编剧的信》。该书作者宋金方先生从一个业内人士的角度剖析了中国影视界存在的一些怪相,其中就提到影视剧创作过程被资本控制的事实:“支撑影视业的主要资本来自盖房子的朋友,后来挖煤的也来凑过一阵热闹;最近几年,搞屠宰的,开饭馆的,搞能源的,搞电商的,搞旅游的,卖火腿肠的,都来了。”他们作为投资人,请的“编剧”竟是那些“日造一万,夜干三千”的网络作家。还有人干脆将剧本创作分成两截,先找人搞个创意,再找人写成本子。加之现在拍片风气都是“颜值+IP”便OK,这样一来,电影丧失艺术质量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冯小刚导演的意思是,一旦劣质电影没了票房,自然会销声匿迹。言下之意:垃圾电影充斥市场是因为不识货的垃圾观众太多。可在电影市场中,影片是在成为完整“商品”上映后,才与观众发生联系的;之前的电影制作过程,观众根本没有参与也参与不了。据此,冯导把“垃圾电影”猖獗归咎于观众的言论在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

作为导演,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电影拍摄过程中来自各方面的掣肘,偶有怨气可以理解。但观众更加无辜。在比较健全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买了劣质商品,尚能找消协要求索赔,如今我们遇到“垃圾电影”不光没地方说理,吃了亏后还被贬为“垃圾观众”,真是冤哪。

“垃圾电影”层出不穷,既与影视行业“资本为王”有关,也和不甚公平的院线排片率有关。不少优质的文艺片,排片时间少得可怜。而外国大片则能长时间占据银幕。令笔者感到欣慰的是:今年引进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在影院低排片率的情况下,依然赢得绝佳的票房和口碑。不少影院在观众的呼吁下,不得不增加了排片量。这说明只要遇到真正的银幕佳作,明眼人还是会有审美趋同的,中国观众并非没有审美眼光。

当然,观众也非十全十美,其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升。这个过程既有赖于观众方的努力,更仰仗于电影艺术工作者们创作出高质量的影视作品——只有佳作频出的电影市场才能培育出相对优秀的观众。要是烂作不断,还连番上映,观众就只能无奈地徘徊在“垃圾片”周围了。

(本栏目欢迎赐稿。投稿邮箱:yxq@cnnb.com.cn)

关键词:观众,电影市场,电影拍摄,电影制作,电影票房,编剧,排片,垃圾观众,商品,开炮

责任编辑: 惠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