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企业风采

技术科长的“琢磨劲儿”
———记河钢石钢科技质量明星、钢益公司技术科长张永兴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张程鹏
2018-09-29 10:18:02
分享:

  在河钢石钢钢益公司的生产线上,常常会有一位个子不高、白白净净的年轻人守在设备前观察着、思考着,时不时拿出小本子记上几笔。熟悉他的人就会介绍:“这是我们的技术科长张永兴,他的‘琢磨劲儿’又上来了。”就是靠着这股子扎扎实实的“琢磨劲”,毕业于内蒙古工业大学金属材料专业的张永兴在上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解决了困扰产线的多个技术难题,推动产品质量稳步提升,被河钢石钢评为“科技质量明星”。

  制度为先打造质量管理基石

  “小张是个很有思路的人,他来到钢益公司后,首先对技术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了梳理,建立健全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为产品质量提升打好了基础。”钢益公司办公室主任马桂旺对张永兴很赞赏,他介绍,2017年,张永兴从轧钢厂调任钢益公司技术科长的时候,正是钢益公司全面提升产品质量的关键时期,上任伊始,张永兴并没有急着开展具体的项目攻关工作,而是首先瞄准技术质量管理制度发力。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真正实现产品质量的稳步提升,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是基础。”多年来始终在一线摸爬滚打的张永兴深谙技术质量管理的真谛,他针对钢益公司人员结构复杂、一线职工基础薄弱、操作岗位工人流动性较高等现实情况,“琢磨”了很长一段时间,认真梳理了钢益公司与技术质量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先后制定、修订、完善各类规章制度30余项,夯实了钢益公司质量提升的基石。

  为了规范一线岗位的日常操作,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张永兴积极推进岗位标准化建设,先后完成了退火炉、银亮线、探伤线、数据班各个岗位标准化作业文件的制定、培训等工作,完成了标准化评价、三大规程梳理,并对技术操作规程和标准化作业文件进行整合。此外,配合公司质量大数据平台建设,完成了基本数据汇总,实现基础数据查询,并开发了多项分析应用功能,为利用质量数据提升产品质量进行了有益探索。

  在完善制度的同时,张永兴强化执行力建设,对违反质量管理规定的现象和行为,进行严肃考核,激励一线职工严格执行工艺纪律,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为预防钢材“混号”现象的发生,他制定了钢益公司质量管理“十不准作业”管理规定,修订了钢益公司现有按炉送钢管理制度,并根据现场情况强化了部分条款的内控标准。两项制度实施后,检查发现了两次违规现象,一次是产品标牌悬挂不及时,另一次是上料台架上存有两种不同炉号的钢材,他不讲情面,严格按照制度对责任人进行了罚款一万元的严厉考核。此后,职工的违纪违规现象明显减少。

  持续攻关提高质量管控水平

  钢益公司的主要生产任务是对公司钢材进行深加工,客户对钢材产品的表面质量和内在质量都要求很高。在夯实质量管理的制度基础后,有效提升产品质量的控制水平就成为张永兴最重要的工作任务。

  “公司要求我们在质量控制上要抢先一步。我们必须做到产品质量内部控制能力超过行业水平,才能实现满足客户要求的目标。”张永兴介绍,对钢益公司来讲,要想实现超越,必须提高内部涡流、漏磁探伤的检测精度,他又开始对着提高检测精度的难题“琢磨”上了。

  “小张不仅勤于思考,更善于将自己的专业优势与生产实际充分结合。”在攻关过程中,钢益公司精饰探伤线作业长孙建新与张永兴并肩战斗,他告诉笔者,出身与金属材料专业的张永兴非常确定钢材表面质量是影响探伤精度的重要因素,所以他毫不犹豫就把提高抛丸效果选为破解难题的切入点。

  “抛丸效果主要取决于抛丸料的选择和抛丸机的调整。”张永兴和同事们开始反复试验各种抛丸料,并通过技术创新以求突破,但先后试验了普通钢丸、合金钢丸等各类材料后,却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攻关工作一时间陷入僵局。一筹莫展之际,张永兴“琢磨”出了一条出路:咱们“走出去、引进来”,去找行业“老师”请教请教!他们走访了多家国内专业抛丸机、抛丸料厂家,虚心向技术专家学习,终于掌握了抛丸料的使用机理。返回之后,掌握了诀窍的张永兴和同事们重新设计了试验方案,又经过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对比实验后,最终选定了低温贝氏体钢丸作为抛丸料,再通过调整不同规格抛丸料的比例,终于有效降低了黑皮材的表面粗糙度。同时,他们对涡流和漏磁探伤设备进行了调校,通过优化涡流相位和滤波等技术手段,最终实现了涡流检测精度从原来的0.3mm提高到0.2mm,漏磁检测精度从原来的0.2mm提高到0.15mm,一举超过了绝大多数同行的探伤水平,大幅拓展了公司应对各类高端客户不同质量要求的能力,为公司产品升级结构调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深挖内潜培育高质低成本优势

  “把质量提上去,把成本降下来!”这是张永兴在技术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不断“琢磨”的又一个课题。“用最低的成本把活干漂亮,产品才有充分的竞争力。”受益于公司持续开展的产线对接市场活动,张永兴对市场的理解颇为深刻,是以,他在日常工作中不断采取措施,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辅料消耗,千方百计提质降本。

  钢益公司的连续式退火炉,每次生产不同类型的产品时,都需要对工艺参数进行调整,而调整工艺则需要清炉,就产生了不短的待料时间。“这样不仅降低了劳动效率,还增加了天然气的消耗,必须把这块费用降下来。”看着待料时白白燃烧的天然气,张永兴很是心疼。他围着炉子“琢磨”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压缩退火炉转换工艺间隙时间的办法,随即,他汇同同事们对退火炉的工艺参数进行调整优化,对退火炉实施分区调温工艺。“这样可以在需要转换生产工艺时采取隔区调温制度,让前一批生产的钢材在通过第一分区后,就开始对空出来的区域调整加热温度,实行下一批料的加工工艺。”张永兴很满意调整后的生产效果,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降低了天然气消耗。

  在其他生产线上,张永兴优化生产工艺提高效率降低消耗的“琢磨”劲儿一点不少。有次生产某个钢种,凭借对客户和产品的深入了解,张永兴与开发部研究商议,共同确定了该钢种的双工艺生产方案,用新工艺生产该钢种150余吨,较原工艺节约生产时间18小时,减少工艺转换1次,提产约80吨。某客户对产品表面质量有特殊的要求,张永兴经过深入考虑和充分验证,优化制定了矫直探伤后进行退火处理的特制工艺路线,同时提出了各道工序的精准工艺控制要求,最终在不增加生产成本的基础上保证各项指标达到了客户要求。

  “下一步,我将以窄范围标准控制为抓手,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控制水平。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张永兴的话还没说完,他的眼神又开始超一个方向聚焦起来,笔者知道,他的“琢磨劲儿”又来了。

关键词:河钢石钢,科技,质量,技术责任编辑: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