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梅静、苑小伟夫妇从北京回到家乡河北保定易县清西陵五道河村创建听松书院,创业几年来,他们始终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从听松原乡民宿起步,进行了乡村民宿、乡村教育、乡村设计和乡村艺术品开发四个方向的探索,2017年4月,听松书院正式注册上级企业河北听松旅游文化有限公司,企业规模逐年增长至50余人,年营业额近700万,员工全年薪资总额超300万。听松书院的建立为易县乡村旅游空间建设和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示范样板,为清西陵5A级景区创建提供文化传播的又一平台。
1、 2015年通过众筹方式融资260余万元,创办听松书院民宿,建筑面积1600平米,2016年5月建成并投入运营。随后改造周边院落九处,建筑面积近1000平米,总占地近4亩,形成听松文化社区雏形,单日接待游客人数超百人。2017年底,听松书院民宿项目参加北京电视台大型文化创意节目《创意中国》,获得年度总决赛第二名。目前,书院能够为家庭出游、团体培训、学生实习等活动提供优质舒适的住宿环境。听松打造的“吃住游学”一体化及内足人文浸染模式正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可。以听松书院为品牌的原乡民宿在业内美誉度越来越高,创始人梅静曾受邀参加在贵州举办的“中国乡村复兴论坛”并做“从听松书院到听松社区—由设计师主导社区建设行动SOW方案”等主题讲座。< >400平米,藏书2万余册,固定读者200余名,不固定读者超过4000人,外借图书累计2000多册,累计阅读量超过10000次;以周边乡村中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为主。二、定期组织乡村建设和地域文化专家学者公益讲堂。全年15期,曾邀请《中华遗产》杂志主编黄秀芳女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方晓风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罗德胤教授等数十人开展公益演讲。三、每周六日开设听松美育课堂、通识课堂、自然课堂,为本地孩子进行美育及通识教育,培养家山情怀、培养文化自信,截止目前举办美育课堂110期,通识课堂34期。面向周边农村小朋友开设公益国学经典诵读和书法练习。全年36期,三年来受众累计1500人次。四、设立听松公益高校支教讲堂。全年12期,面向易县境内的中小学生展开,促进本地孩子的科学启蒙,同时为高校学生提供支教平台。目前高校公益课堂的主力是来自清华大学物理系和华北电力大学校的大学生们,今年2月份开始启动,目前已经开办了11期,场场爆满,累计将近有500名孩子和家长参加。五、设立寒暑期冬、夏令营。对接京津冀的优质生源,通过清西陵古松自然美育和清西陵古典建筑空间美育等课程,辅以古建彩绘手工课程、燕下都古迹及易县博物馆游学等,提升易州文化的知名度,促进易县及清西陵旅游线路及品质的提升。六、对接一线城市的书院及公益组织,进行可持续性互动。引进良好的文化和公益资源到易县本地,同时把易县的公益情怀向外推介,宣传易县公益精神,提升易县公益品质;对接合作过的书院及公益组织有北京明德书院、北京四合书院、北京书院中国基金会、浙江敦和基金会、新疆韶音书院等。
3、听松原乡设计。听松原乡设计工作室以梅静为设计核心,主要从事具有新中式乡村特色的建筑空间设计和具有清西陵地域烙印的文创产品开发。先后完成清华大学古籍阅览室室内设计、陕西省留坝县火烧店镇月亮河河道景观规划设计、保定韩松亭餐厅室内设计等项目。2017年下半年开始精准锁定清西陵地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工作,创作出如事事如意砚台、如意云尺、鸱吻卷尺、松果风铃、松风喜神谱手绘本等文创产品四大类12个品种,深受游客喜爱。
4、听松原乡艺术。听松原乡艺术工坊以听松文化社区为设计生产销售基地,主要从事易县本土特色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现有员工34名,常年从事以木石金陶(根雕、易砚、錾铜、绞胎)为核心的特色工艺品生产。目前已经成为易县最具原乡创意、最能体现易州崖柏特色的木雕类生产平台,年度营业额逐年翻番,2018年营业额实现450 万元,为日后实现木石金陶四大品类的深度融合和开发,不断积累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
2019-2020年度,听松社区将完善公益图书馆建设项目,加强听松教育的传播力度,继续加大听松民宿的品牌推广和容量规模,提升听松工坊产品的品类和质量,实现听松原创设计的创新突破。听松社区争取建设成为易县青年返乡创业的标杆,并在探索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成为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