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商会频道 > 商会要闻

沿着高速看中国·穿行太行⑤|这里有个“非遗工坊”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郭甜肖
2021-04-16 16:02:57
分享:

【第五站:唐县】长城新媒体特派记者郭甜肖 张登峰 现场报道

这里有个“非遗工坊”

  一下高速,没多远儿就来到保定市唐县南唐梅村。时近中午,天空淡蓝,几缕炊烟恣意飘荡。唐河畔,白杨长出嫩绿的新叶,蹿起来的小麦正长势喜人。

  记者此行要找的是一个“绣郎”。一个年轻人,放弃了北京的高薪,回村办起了“非遗工坊”,他就是“京绣”第五代传承人陈芳刚。他将触感粗糙、线条粗犷南唐梅土布脱了“土”外套,“穿”上了用料讲究、格调高雅的京绣。

唐梅非遗工坊里,“绣娘”在刺绣。长城网记者张登峰 摄

  粗布底料在绷子上绷得像鼓面一样紧,绣花针上下翻飞,扑哧扑哧的声音,像春蚕食桑……3月30日,在古色古香的工坊内,记者见到了陈芳刚,他正坐在窗边的绣绷架前忙碌着。温煦的阳光正好照在丝线上,墙上色彩鲜艳的刺绣作品与静谧的气氛相互交融。

  “在唐梅村,不少上了年纪的妇女从小就学织布,手艺娴熟。我记得,小时候妈妈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回来一边织布、一边看着我写作业……”陈芳刚讲述他与唐梅土布的渊源时,整个人都显得深情动容,彼时一板一眼的技艺,幻化成一个场景与情境的重现。

  “织绣技艺本就源于生活,使用就是最好的传承。我就想,可不可以在粗布上绣花呢?”盼啥来啥。2017年,北京朝阳区非遗中心“寻找工匠”京绣培训项目,让陈芳刚“京绣+粗布”的想法成了真。“我连续三年参加这个培训,当时就想,学成了,我就回去教村民,大家一起干!”陈芳刚说。

京绣的花纹以写实的工笔绘画为稿本,图为陈芳刚在进行绘画工序。长城网记者张登峰 摄

  2020年6月,在各方努力下,“南唐梅村非遗扶贫工坊”建起来了,陈芳刚为学习土布制作、渲染、“京绣”的村民免费提供工具、材料和指导,对合格作品包销。可京绣与粗布,一个是宫廷顶尖技艺,一个是乡村民间传承,两者能融合吗?

  “粗布的粗粝感屡屡把丝线挂毛挂断,但粗布虽然粗,好处是自带古画的酱色,古雅厚重。我们就改变针法,现在问题都解决了。”陈芳刚向记者展示了一幅粗布上绣的荷花双鲤图案,叶绿花红,双鱼活灵活现,游在并不存在的水中,满室生辉。

  如今,工坊已经有了一支11人的团队,绣娘平均月收入超过2000元。同时,带动了村里一批老人纺线织布染布,也带来了一定收益。

  “目前,唐梅非遗扶贫工坊已经与北京、重庆、成都、苏州、杭州、上海等地多个大型商场及客户建立了稳定的销售合作渠道。”陈芳刚说,除成品外,他们的体验材料包也受到广大客户的喜爱。

京绣。长城网记者张登峰 摄

  “我们整合附近几个村子里的新媒体博主建了一个‘唐梅乡村振兴群’。有大学生,有摄影师,有手艺人,大家来自不同领域,有数量可观的粉丝,都在自发的为唐梅乡村的发展忙活着。”陈芳刚自豪地说。

  “现在,到我们唐梅旅游,都要选个绣品带回去,这已成为南唐梅的文化符号。传统文化是未来乡村振兴的‘灵魂’,它让我们的“非遗”产业有了精气神!”陈芳刚说。

  陈芳刚说,这两年他变了,少了冲动、多了务实,但他也认为那个“文艺范儿”的青年并没有走远。他看到,关于唐梅村的梦想,正一个一个实现。

关键词:责任编辑: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