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时节,走进易县乡村,处处生机盎然,一派发展欢歌。作为山区农业大县,易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做强文化、做大产业、做出特色”为抓手,把浓浓的乡愁转化为发展实践,干群携手加快乡村发展步伐,共建新时代新乡村。
做强文化,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乡风是乡村的印记。实现乡村振兴,绝不仅仅是追求物质上的充裕,更需要精神上的富足。易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从传承文脉、挖掘历史、实施文化项目建设等方面入手,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留住乡愁记忆,凝聚向善力量,引领文明风尚,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
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该县组织开展了“易县好人”“乡贤名宿”、道德模范、文明家庭评选等活动,培树了赵玉梅、王秀玲、于盈申等一批道德模范先进典型。为丰富乡土文化内涵,举办了端午诗会、全民阅读书香节等系列活动,每年开展文化下乡上百场次,培养农村文化“领头雁”500多人。为传承发扬地域传统文化,易县原河北梆子剧团的“老戏骨”自编自演了大型现代戏河北梆子《狼牙山五壮士》,引起强烈反响,引导传统戏剧走进乡村、走进校园。为更好挖掘整理本地文化,更好地讲述易县故事,宣传文艺工作者原创的《我们的燕国》《最后的冬天》《给你,我从未描述过的世界》等作品相继出版,原创音乐快板《党的十九大精神放光芒》、歌伴舞《狼牙山颂》、小品《果树缘》、配乐诗朗诵《金句点亮新时代》等系列主题原创精品节目搬上舞台,走上荧屏,走到田间地头,唱响了主旋律,弘扬了正能量。
做大产业,激活乡村发展强大引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既要从顶层设计上高瞻定位,更要加快产业发展步伐,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发展动能。
围绕京南生态文化旅游名城的发展定位,易县结合贫困村空间分布和特色旅游资源,统筹谋划,搞好顶层设计,制定出台了《易县旅游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意见》,以打造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确定了4个文化旅游和2个生态旅游扶贫片区,全面构建起了“景区带景点、景点带乡村、乡村带农户”的格局,形成了清西陵满家乐、易水湖渔家乐、狼牙山山里人家和紫荆关太行人家等四大农家旅游品牌。目前,已打造乡村旅游专业村100多个,发展旅游示范户1650余家,近3万贫困群众搭上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快车。
与此同时,依据山区特点,大力推动传统产业上档升级。从城镇到乡村,从山上到山下,乡村产业遍地开花。除林果、养殖、种植等产业外,全县光伏产业总规模达到55.6兆瓦;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全县162个贫困村迈入了“互联网+”扶贫行列,砚台、箱包、鞋垫、刺绣等家庭手工业更是走进千家万户。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门路,处处迸发出活力与希望。
做出特色,绽放乡村发展家园魅力
穿行于112国道、241省道,“白墙、灰瓦、鹿顶、红格窗”的太行古朴民居,“石头埝、篱笆墙”的乡间小景,道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画中,“见山见水见乡愁”,让人深感易县之美、乡村之美、发展之美。
依托“郎山易水清西陵”等重点景区,易县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在抓好道路绿化、村庄绿化和庭院绿化工作的同时,对景区核心村的外立面进行改造,统一民居风格,保留乡土气息,把美丽乡村变为景观风景。
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该县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支持力度两方面着手,夯实根基,补齐短板。先后扩路350公里,打井216眼,铺设管道16.6万米,随着电网改造、通讯改造等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实施,乡村环境更优美,群众居住环境更舒适,基层群众真正有了认知感、公平感、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针对贫困村文化基础设施匮乏现状,该县以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通过抓好“四个一”,让贫困村实现了“四个有”(有一个书屋、一个多功能活动室、一个文体广场和一个宣传文化科普长廊),
建设项目覆盖全县162个贫困村。
配齐群众文化活动场地及设施,满足群众新生活的新需求。共为100多个行政村的文体广场配发了活动器材,为40多个贫困村的文化活动室配备了影音设备,为200多个贫困村舞蹈队配发了服装和乐器。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又有了欢歌笑语,一幅“生态、绿色、文明、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在易州大地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