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商会频道 > 新闻聚焦

借助金融科技“扬长避短” 民营银行发力小微金融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2019-03-07 09:59:22
分享:

  服务小微企业是相当一部分民营银行的业务定位。不过,在发力小微金融的同时,民营银行面临着资金成本高、客户基础弱和金融产品少等问题。专家表示,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科技将为民营银行带来破题之道,助力其在服务小微企业时“扬长避短”。

  “我们希望未来3年内,让中国所有的个体户、路边摊都能贷到款。”网商银行副行长金晓龙日前在接受采访时放出一番“豪言”。面对这个看似难以完成的目标,网商银行已经开始行动。2018年,网商银行为小微经营者提供了超过1万亿元的资金支持,其中96%的贷款金额在100万元以下。

  网商银行在小微金融领域的发力,折射出当下部分民营银行对服务好小微企业的信心。自诞生之日,不少民营银行就将业务定位于服务小微企业,部分互联网银行在这一领域的市场表现颇为抢眼。

  同网商银行一样拿到网络银行牌照的微众银行,这两年推出了服务小微企业的“拳头产品”——微业贷。截至去年末,微业贷已经服务34万户小微企业,其中超6成的企业年营业收入在500万元以下,66%的客户在获得授信时无任何企业类贷款记录。

  让小微企业享受简单、便捷的服务,需要金融科技的支撑。业内人士介绍,当下,越来越多的民营银行通过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不断简化业务流程,充分整合征信、工商、税务等多方面的市场数据,实现线上客户身份核定,打造智能风控模型、反欺诈模型……

  “通过互联网科技与大数据,银行可以解决小微金融风险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高’的难题,降低小微企业获贷门槛,提升融资便利度和可得性。”微众银行企业金融部负责人公立说,针对当下小微金融服务的难点和痛点,各家民营银行正在结合自身特点,探索以数据科技为驱动,差异化服务小微客户。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表示,部分小微企业缺乏信用数据,“信息孤岛”问题影响着小微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民营银行服务小微企业要想做到成本可覆盖、风险可控制,需要借助网络科技获得更多维度的信息,一方面要触达更多的在线场景和用户,一方面需连接各类金融机构,以降低信息不对称。

  近年来,二维码支付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微商户通过扫码收款走上了数字化经营的道路,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银行的信用数据。“通过分析扫码支付的流水,银行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商户的经营情况,为商户精准‘画像’,把控信贷风险。”金晓龙说,通过丰富的数据积累,网商银行已形成自身的风控模型和指标,可以做到毫秒级的风险判断。

  与此同时,基于越来越便捷的移动网络,一些民营银行还尝试搭建更开放的合作平台,与其他机构一道谋求小微金融发展之路。

  作为一家基于互联网模式运营的民营银行,四川新网银行没有线下实体网点,所服务的用户却遍及全国300多个城市。通过金融开放平台,新网银行连接了电商、旅游、出行等各类生活场景平台,将金融服务无缝嫁接到了合作伙伴的应用软件中,用户可以便捷地获得在线信贷服务。

  “一些互联网银行没有物理网点、客户基础薄弱、资金来源受限,需要在获客引流、产品销售等方面加大与传统银行、券商、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的合作,而网络科技为此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渠道。”董希淼说。

  专家表示,在金融科技助力下,民营银行不仅能为自身带来更高效、精准的风险控制,还能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随着国家支持民营小微企业的一系列金融政策落地,民营银行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作用将逐步凸显出来。

关键词:借助,金融,科技,民营,银行,小微,金融责任编辑:郝海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