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商会频道 > 企业风采

苏宁抢滩北京城市副中心,张近东在打什么算盘?

来源: 长城网综合  作者:
2019-03-19 16:26:55
分享:

  京畿重地,不容有失。对于张近东来说,1998年他曾把苏宁带到了那里,如今,他似乎要把网织的更大一些。

  近日,苏宁与北京市通州区正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未来3年苏宁在通州地区各类门店将达到342家,并新增2个苏宁广场。这意味着,苏宁“两大两小多专”的智慧零售业态将全面落地通州。

  作为中国首都,北京除了拥有超大规模的人口,市场地位也非比寻常。各类零售企业也都将北京视为必争之地。

  目前,苏宁在北京已拥有540家门店。随着通州项目的开启,2019年苏宁在北京的扩张速度将进一步提升,预计今年年底北京全市苏宁门店数量至少将达到1200家。苏宁在北京的快速扩张,既看得出其对北京市场志在必得,也引发外界对张近东“北京攻略”的重新考量。

  “北京攻略”升级

  1998年,苏宁首次入驻北京,成立了一家空调专营店。此后20多年,苏宁在北京的布局逐步扩展,综合电器店、苏宁易购生活广场、物流基地、苏宁小店、零售云店……去年7月底,苏宁正式在京启动“北京攻略”,向北京零售市场推出一项全面超越的战略计划,从门店、商品、物流、服务等多个维度全面抢滩。

(深入全国社区的苏宁小店)

  如今,苏宁在京各类门店超过500家,形成了以零售为核心的多业态大型产业集群。自有员工超7000人,带动就业超过2万人,已经成为一支无法忽视的商业力量。

  在全国市场,苏宁的扩张态势,也一改苏宁以往的低调形象。2018年苏宁在全国新开门店超过8000家,2019年计划新开15000家。不论规模还是增速,这在世界零售史上都绝无仅有。在当前行业增速持续放缓的背景下,苏宁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逆势增长。

  当然,在快速的增长过程中,苏宁也需要打造自己的样板市场,更好地引领行业发展,而北京市场自然是苏宁发力攻坚的不二之选。

  2015年7月,北京市政府正式确定在通州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分散城市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至此,苏宁耕耘20多年的通州市场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按照通州区政府的产业规划,接下来将在通州打造包括总部经济、财富管理、文化旅游、文化科技、IT信息软件、智能制造等在内的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率先引入一批具有强大带动效应的行业领军企业。横向实现产业统筹布局、项目有序集聚、资源科学配置,纵向实现产业上下游辐射带动、关联产业梯次组合和有机联动的高质量产业链。

  而苏宁作为一家以零售为核心多产业融合发展的企业,恰好可以与通州的产业规划实现有机协同。此前,苏宁物流、苏宁置业均已落地通州,后续苏宁将有序引入金融、科技、文创等相关产业落地。

  随着苏宁在通州加码,将会吸引、带动更多资本、技术和人才落户通州,形成集聚效益。同时,这也标志着苏宁的“北京攻略”又扎稳一个阵营。

  在竞争中步步为营

  众所周知,北京是众多家电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大本营”。苏宁要在此打造自己的样板市场,面对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1996年,凭借着销售、安装、售后一条龙服务,苏宁的空调单品销售规模就已经做到国内第一。1998年入京则更加坐稳了空调市场的头把交椅。2002年苏宁开拓品类,在京开启综合电器门店,依旧是凭借着供应链、物流和服务优势,稳扎稳打。

  同时期的国美,则更偏好大规模“跑马圈地”。2006年国美与永乐电器合并,将永乐180家门店纳入旗下,扩大其在江浙地区的势力范围。2007年国美又全面托管大中电器,接收大中80家门店,紧紧封锁京津地区市场。

  与此同时,苏宁则继续大规模培养人才,不断提升物流、供应链体系现代化水准,不断优化服务质量,进行持续稳健的扩张。2009年,苏宁交易规模和门店规模都实现了对于国美的反超。

  2009年之后,国内电商进入超常规增长的红利期。2011年电商新晋京东刚获得俄罗斯的DST、老虎基金等共计15亿美元投资,2012年搞起了“电商大战”,试图通过价格战抢夺市场份额。此后,京东又进行多轮融资,进行备战。

(南京苏宁总部)

  将时针向前拨去,2009年可以说是苏宁历史上的关键之年,这一年苏宁开始积极拥抱互联网,上线苏宁易购,提出了“科技转型、智慧服务”的新十年发展战略,开启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不断挖掘新的市场优势,并在短时间内进入了又一轮快速发展期。

  此后,张近东在洞悉零售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极具前瞻性的提出了“智慧零售”这种新的商业模式,苏宁开始发力“场景互联+智慧供应链”,凭借着苏宁小店、零售云店、苏鲜生、苏宁极物等一系列零售“新物种”形成了双线融合的独特优势。如今,这一系列物种也在北京落地生根。

  俗话说,越靠近一线,越能看出实力。长期以来,张近东和苏宁都给人一种低调慎行的印象。实际上,苏宁一边修炼内功,一边持续不断地耕耘国内零售市场。最终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零售新赛道。

  快速扩张彰显实力

  2017年底,苏宁发布了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并且在短时间内看到了成效。数据显示,苏宁易购在2018年商品销售规模达到3371.35亿元,同比增长了38.54%。其中,线上商品总交易规模为2083.54亿元,同比增长高达64.45%。

  经历10年的转型,苏宁已经成为少有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成功典范。

  2018年苏宁新增门店超过8000家,张近东又将2019年度开店目标提升到15000家。不论规模还是增速,都将达到零售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

  门店、线上业务快速扩张背后,是苏宁内在实力的不断提升。

  物流方面,截至2018年底苏宁拥有仓储及相关配套总面积950万平方米,拥有快递网点27444个,物流网络覆盖全国351个地级城市、2858个区县城市。目前,苏宁物流末端配送已实现90%以上地区当日达或次日达。

(苏宁智慧物流基地)

  作为一家零售企业,苏宁在全球有5大研发中心。仅在2018年,苏宁的研发投入就超过100亿元,超过了众多科技企业。

  除此之外,苏宁更是全面发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实现了对供应链企业、渠道企业的全面赋能。通过消费数据引导厂家生产,并不断提升企业经营坪效,降低企业库存成本,提升商品流通效率,大幅增加上下游企业营收。从而为零售行业打造出了新的发展动能。

  在打通生产、销售和物流环节之后,苏宁还在不断整合全产业技术、数据、用户全链路,聚焦用户体验。尤其是在技术开发、IT运维、产品设计等方面,苏宁凭借着领先行业的核心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内在实力。

  开年之初,苏宁宣布了对于万达百货的全面收购,现又大步挺进北京,一系列动作都看得出苏宁智慧零售不断增长的核心能力,已经开始了全面释放。

  在与通州达成战略合作之后,张近东的“北京攻略”又将如何推进,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关键词:石家庄,北京通州,战略合作责任编辑:张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