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工作偶尔能喘口气的间隙里,曾海铭坐在狭窄的通道边,和办公室里的丁兰打电话。
卖鱼师傅和企业白领。
电话两头,昏暗与明亮的办公环境对比鲜明。
这是近期《青春斗》的剧情。
门艳军最近很忙,追剧离他很远,这个剧情他是听对象在电话里说的。那天大约是晚上十点,电视剧刚播完的档口,他削完一天的鱼肉,正收拾厨余准备下班。
他坐在生鲜柜后,听电话那头唠叨,他说,那一刻觉得自己和曾海铭“倍儿像”。
门艳军,苏鲜生南京徐庄店日料厨师长。
快四十岁的年纪,依旧瘦瘦高高的身材,厨师服加身,外加条纹围裙,门艳军,是一眼就能看出的日料师。
2019年,是他在南京的第一年。
“日式是中式,一句话的事”
门艳军来自呼伦贝尔,他说草原边长大的人,对海就会特别渴望。他从18岁开始学厨,至今快20年了。说不清缘由,但最后就选择了日料这个行当,“可能就是喜欢和生鲜在一起吧。”
门艳军在辗转上海、苏州等多地以后,定在了南京。这之前,他一直在日料店工作,进苏鲜生以后,主要负责对消费者选购的海鲜进行现场加工。
门艳军说,一般日料店都是点单制,点完了做,流水工程。在苏鲜生的工作未知性更多,既需要根据客流量,预估包括寿司类等食物的销量,提前制作保证供应,“早上出一批,卖掉了,下午做新的,这个得循序渐进。”
对于三文鱼等刺身类食品,则要根据顾客要求进行切片,光是与鱼类处理相关的刀,大概就有几十种之多,“是薄是厚,日式还是中式都可以,就一句话的事。”
15平米的生鲜档口,是他的天地。
苏鲜生日料师的乐趣:与顾客“面基”
刺身类大多都现选现切,每个人喜欢鱼的部位不同,鱼头、鱼尾会经常卖不出去。
门艳军很少有这类烦恼,他负责的档口一天大约能卖10条鱼,总重量一般在65公斤左右,“主要是我不玩虚的”。
门艳军说,很多消费者其实并不清楚具体什么部位合适,只是单纯凭经验。比起让他们自己决定,他习惯于询问,“要肥要瘦,煲汤还是红烧,根据需要推荐,总不会有错。”
一对老夫妇常来苏鲜生买鱼头,两天一次,给怀着孕的媳妇熬汤。门艳军经常会给他们留着,一来一回也混成了熟人,“附近的住户大约就这些,很容易就混熟了”。
门艳军印象最深的是一对年轻夫妻,经常是丈夫一边和妻子视频,一边买生鲜,“电话那头‘下指令’的情况多。”有一回,丈夫没来,妻子来了,倒是一下子认出了门艳军,“有种现场面基的感觉,哈哈。”
是生活里累积的小惊喜,冲淡了工作中的鱼腥味吧。
南京异乡人:靠爬城墙练嗓减乡情
远方与生活的“苟且”同在,是异乡人的无奈。
南京和呼伦贝尔,2700多公里的距离。门艳军说,离家太远是他最扎心的事。不过面对南京这个新鲜的城市,可以去的地方不少,多多少少缓解了些许乡情。
门艳军最喜欢在玄武门来回晃荡,也常去明城墙和鸡鸣寺,他觉得爬城墙可以锻炼身体,还能顺便练嗓。
“正宗三文鱼,新鲜到货!”他有时会通过这样原始的叫卖吸引顾客的注意力,“你别看老套,真管用儿。”
最近,门艳军倒是有了新去处。他说在工作单位附近发现了健身房,“里面可以玩的东西很多,觉得现在这个样子,都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