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商会频道 > 企业风采

国网河北经研院:电力设计者的沧海桑田

来源: 国网河北经研院  作者:张欣悦 王丽欢
2020-12-14 16:25:10
分享:

  12月11日晌午,河北省邯郸市广府一片芦苇荡里,寒风掠过,苇杆轻摇,苇花如雪片般舞动。芦苇荡旁一棵棵高挑挺拔、枝条舒展的杨树上,喜鹊们在休憩。不远处的院落里,飘出阵阵饭菜的清香。一切都是那么地静谧而闲适。

  突然,一阵喧闹的狗吠声、凌乱的脚步声惊起了树上的喜鹊,“哗啦啦”飞过天空,打破了晌午的恬静。“快,爬到杨树上去!”气喘吁吁的李渊对同事任雨、申向梁喊道。

  李渊是国网河北经研院设计中心“东郊电厂~辛安π入孔村变电站220千伏线路工程”项目电力设计总工程师。这一天,对于他和任雨、申向梁而言可谓是“精彩纷呈”。他们先是发现2年前踏勘的线路沿线由荒地变成了现如今的芦苇荡,接着是趟水勘察把裤腿、鞋袜都整湿了,然后到附近农户家想借工具烘干一下,结果被看家护院的大狗狂追不舍,还好三人都会爬树。

  踏勘中的精彩与惊险

  此时,三人已手忙脚乱地爬到树上,树下的大狗还在冲他们狂吠。

  “怎么办?咱们总不能一直呆在树上吧。”李渊想了想,“我给任亚宁打电话,让她去找刚才那户主人来把这狗带走。”

  任亚宁是该工程项目电力设计主要负责工程师,她正在芦苇荡外的工程车里修改线路设计方案。过了一会儿,任亚宁带着大狗的主人来到树下,给李渊三人解了围,并找出吹风机给他们吹干裤腿、鞋袜。

  四人谢过老乡返回工程车上,另外两位同事郜帆、马聪见状十分关切,李渊摆摆手表示不要紧。大家围着施工设计图,紧密锣鼓地研究对策,商讨解决方案。

  踏勘中的沧海与桑田

  工程车里,李渊向大家简要介绍了一下工程项目地质地貌变化情况及面临问题。

  2018年12月,线路工程终勘期间,沿线所在地为荒地,适宜搭建自立式角钢塔,施工设计图于次年年初顺利通过评审。2020年12月启动施工时发现,彼时的荒地变为了芦苇荡,并被当地政府划为滏阳河、支漳河的汛期蓄洪区。同时,有2基钢塔的施工进场道路被芦苇荡淹没,接桩头、组塔、架线等进场施工作业受阻。

  为了勘察清楚这两基角钢塔当今的沿线情况,李渊和任雨、申向梁决定趟水前往。经踏勘核实,此处芦苇荡水深约0.3-0.8米不等。经过现场核实和方案研讨,李渊等人重新规划设计了进场施工作业道路,向施工单位提交了垫土、栈桥、围堰等6种临时道路施工方案供其优选。预计需修筑临时施工道路长度分别为230米、70米,需铺设0.1米、123方厚碎石和0.3米、405方厚土压实。

  “原来这就是所谓的‘沧海桑田’啊。”返程路上,任亚宁感慨道。大家颔首,表示深有同感,并纷纷讲起了那些难忘的踏勘经历。任雨是西工业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电力设计主要负责工程师。12月1日,他到河北省黄骅港渤海边开展工程设计方案及施工设计图现场校核工作。工程线路沿线地质多样、地貌复杂,有盐碱地、淤泥塘、水池子等,任雨逐类分项核实、校验。由于工作过于专注,他一个不注意陷进了淤泥里,一双鞋当场报废,得亏送变电的同事借给他一双鞋,要不然真得大冬天光脚回家了。

  踏勘中的往复与坚守

  下午回到单位,李渊和同事们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施工设计方案修改完善工作。根据白天的现场踏勘,他们发现芦苇荡中的两基角钢塔是4型转角塔。由于路径批复、塔位调整成本过高等综合性因素,此两基角钢塔塔位很难再调整或挪动,只能根据当下实际重新设计计算角钢塔基础,以匹配接桩头、架线等进场施工作业需求。

  李渊和同事们充分考虑了两基角钢塔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汛期蓄洪区),紧密结合线路沿线淤泥质土等土壤性质,在保障施工便利的前提下,细化优化角钢塔基础设计方案,确定两基角钢塔的基础根开约13.45米,可从技术上确保基础型式和工程量最优化。

  此外,他们根据现场踏勘情况,重新规划设计了角钢塔的基础型式,共提交出灌注桩单桩、单桩带连梁、单桩带承台、微型桩群桩、装配式微型钢管桩等5种方案以供比选,并在与国网邯郸供电公司、施工单位沟通后敲定了优选方案。

  “电力设计方案推翻重做是常事儿。”李渊说道。导致电力设计方案变动、调整的因素较多,比如,线路路径较长,沿线地质地貌复杂多变;因施工时间跨度较长、受政府规划变动导致线路廊道变化概率增加;工程项目本身技术调整等。

  “受规划条件制约、建设环境复杂等因素影响,电力设计方案优选时的波折与困难,真是‘他人无法想象、自己难以忘怀’。”郜帆笑说:“一般而言,我们设计线路沿线的杆塔排布时,会优先考虑避开房屋等。但在施工期间,因征地困难等,可能得来回调整杆塔塔位10余次。”

  人间正道是沧桑。对于广大电力设计工作者们而言,往复的是一次比一次优质的方案与服务,坚守的是“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承诺与初心。(张欣悦 王丽欢)

关键词:国网河北经研院,电力,设计者责任编辑: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