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商会频道 > 企业风采

现代版南侨机工,逆行武汉护送60万双医用手套

来源: 长城网  作者:
2020-02-09 18:33:40
分享:

  大年初十,隔离的第七天,王文强透过隔离房间的窗户向外望去,自家院子里,9岁的小女儿和妻子在一起剥花生,18岁的大女儿靠在门边玩手机。

  日子很平静,也有点枯燥,王文强又把《南侨机工》这部纪录片仔细看了一遍,包括长长的同名电视剧。

  这是80年前,滇缅公路上,一群货车司机的物流运输往事。

  1939年,中国抗战进入最黑暗时刻,偏居西南的滇缅公路,成为上国际援华物资的唯一通道, 3000多名司机日夜奔忙,通过这条抗战生命线,抢运战略物资至大后方。

  那是一场民族战役。

  80年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致使中国大地掀起一场新的医学战“疫”。作为苏宁物流的快递员,王文强也成了奔波于这条战“疫”生命线上的一名机工。

  与当年的机工们相比,这点危险算什么

  今年春节,像众多普通的中国人一样,因为疫情,王文强与家人一起宅在江苏淮安老家。

  初二晚上,突然接到的一个电话,让他变得心神不宁。

  “没告诉家人,我直接就答应了,第一反应就是觉得该去,没啥好推辞的。”

  原来,王文强接到的是运送救援物资至武汉的紧急任务,60万双医用手套,第二天就出发。

  打电话的是苏宁物流。

  疫情爆发以来,灾区医用物资告急,头一天,也就是1月25日大年初一,苏宁物流开通“绿色通道”,承诺对国内企事业单位捐赠的防疫物资免费运输。大年初一开始,苏宁物流系统全国各地多名司机,满载消毒液、护目镜、医用手套、抗疫药品等援助物资,日夜兼程,奔赴前线。

  这些消息,让王文强脑子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曾经看过的一部片子,6集纪录片《南侨机工》。

  西南崇山峻岭中,一群司机驾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蜿蜒前行,车上满载的,是关系着国家命运的战略物资……

  都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任务,与80年前的那次上有飞机轰炸、下有悬崖塌方的艰险之途相比,如今的这点危险算什么?没有理由不去。

  口罩、消毒酒精、方便面……

  收拾行李前,王文强还是给老婆告知了实情。还好,没有遭到强烈反对,老婆了解他的性格,决定了的事,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凌晨四点半的武汉

  此次从江苏盐城出发到武汉,近800公里,除了王文强外,还配备有另外一名司机。

  初三下午三点多,他们抵达了盐城装货点,两个小时后,60万双防护手套装满了一辆9米6长的厢式货车。

  出发前,武汉的医院打来电话,非常客气,反复感谢,说晚上会通宵等电话,到达前一个半小时联系,别管是什么时候。

  前线急成这个样子?

  王文强跟搭档黄卫军瞬间达成默契:晚饭不吃了,直接出发!

  路上畅通得令人难以置信,除了在收费站停车查体温下了几次车外,两人轮换开车,一路疾驰,没有片刻休息。

  半夜三点,接近麻城。搭档黄卫军给医院拨打了电话,“还有一个半小时就到了!”

  “不要进城!”接电话的人赶紧说:“武东收费站外面等!”

  凌晨4点30分,到达武东收费站,货车的远光灯照射下,王文强远远地看到收费站前空地上的车身人影。

  两辆中型货车、两辆医院的面包车,共20个人左右,有的穿着白大褂,有些穿普通服装,都带着口罩,没有说话聊天。

  “踩刹车的那一刻,车灯照着这些来卸货的人,才感觉气氛的冷峻。”王文强说。其中一个人冲他点点头,没有其他寒暄,就带着手套在接收单上签了字,其他人隔着几米,零星喊着“辛苦”,“感谢”之类的话。

  点数量、交接、卸货、分装,二十来号人在黑夜中靠路灯和几辆车的大灯沉默地忙碌着,手脚非常麻利,一个多小时后,分装完成完。

  接货车开走的时候,每一辆经过苏宁物流的这辆大车时,都“嘀嘀”按两声喇叭,再次表示谢意。

  这是封城的第六天,大年初四凌晨四点半的武汉一收费站,因为参与了这次特殊的运输任务,王文强看到了。

  战“疫”机工,若干年后的回忆

  从武汉返程时,王文强给家里打了电话报平安,并将此次武汉之行告知村里。

  又是一路畅通。

  傍晚,他回到了淮安老家,家里已经腾出二楼的一间房,让他隔离,村里每天指定人来测他体温。

  相比于出发之前,王文强更关注疫情的进展。在朋友圈中看到苏宁物流的多位同事陆续奔赴湖北,他在点赞的同时,一定不忘写上一句:加油!

  日子有点枯燥,王文强喜欢看影片,趁着隔离,他又重刷了一遍《南侨机工》。

  经历过这次战“疫”,感受也格外不同。

  影片中,那些当年的亲历者,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他们口述中的历史,依然鲜活而真实。

  王文强知道,自己做的事情,与这些老人当年相比,实在不算什么。但是若干年后,他也会给子孙们讲起,2020年这个春节发生的故事,讲起凌晨四点半的武汉。

关键词:逆行,武汉,医疗物资责任编辑: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