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下午,阳光明媚,微风习习。
在河钢石钢轧钢厂北区小棒线5号门外,笔者遇到了小棒线设备作业长于孟。只见他左手拿着一张《接待外来人员登记表》,右手拿着一把测温枪,一边给进入产线的人员测温,一边还紧张地张望着远处。
原来,因生产线上轧机减速机备件出现问题,需要委外找专业厂家修理,但厂家技术人员必须到现场对减速机进行解体查看、测评,并针对修复、加工等问题与公司进行面对面交流,于孟便是在此迎接厂家技术人员的。
不多时,设备能源中心轧钢主管工程师孟祥雷带着3名厂家技术人员从公司南门进来,风风火火地向小棒线走来。几个人都规范地戴着防护口罩。于孟上前打了声招呼,便要求对4人进行体温二次测试和登记。
“哈,不用这么较真了吧,在你们公司大门口刚测完体温并登记了。”厂家的一名人员说道。
“那可不行,必须较真。这是车间的规定,必须严格执行!”于孟回答到。
他熟练地拿起测温枪,依次给每个人测了体温,确认正常后,按照要求在《接待外来人员登记表》上进行了逐项登记。随后才和孟祥雷一起带领3人进入备件区。此时,小棒线主管设备的领导李俊慧、点检站副站长王旭鹏、轧机点检员蔡克华也同时达到现场。在进行了15分钟的现场测评后,一行人离开车间来到5号门外,以人间距1米的距离扇形站列,开始了进一步的技术交流,并制定了最终的减速机修复方案。
把3名厂家技术人员送出河钢石钢南门后,于孟在《接待外来人员登记表》上填下了最后一笔:离厂时间16时5分。“现在疫情当前,正是关键时期,我要对我们小棒线的兄弟们负责,对公司负责。”于孟严肃地说道。
因为戴着口罩,笔者看不清于孟的表情,但从他脸上露出的那双眼睛里,笔者看到了一位理工男的严谨和认真。这种认真,不仅仅体现在专业技术上,还体现在对制度措施的落实执行上。看着他的眼睛,笔者在心里不禁为他“较真”的工作态度点了一个大大的赞!(张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