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方法是根据技术要求校准设备,调整探伤精度;静态校准结束以后……”6月初,《超声横波精度控制方法(暂行)》在产线的落地,让忙碌多日的河钢石钢鑫跃公司大棒1号探伤线段长董英川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轻了些。
董英川,2012年大学毕业来到轧钢厂工作,9年间,他先后在轧钢厂小棒探伤线、精饰线、大棒精饰线、修磨线实习和工作。正是因为看到他身上有一股子扎根一线、刻苦攻坚的精神,在新区项目建设伊始,领导就将他调入轧钢项目部负责探伤线调试工作,他与新区各条探伤线也就此“缔结”了无尽的“情缘”。
紧盯质量难点搞攻关
说起这个控制方法,还要把时间倒回3月2日的一个会议现场。“目前,公司新区中棒2号探伤线和精整4号探伤线投产后,老区部分钢材在这两条探伤线进行探伤时,新区探伤合格率明显低于老区,我们要尽快找出问题成因并解决问题。”在技术中心组织的那个座谈会上,有技术人员提出了目前的难点工作。
“举例来说,按照某客户技术协议,我们的钢材表面质量无超过0.2mm的缺陷即可满足客户需求,但在新区精整4号探伤线进行探伤后,部分表面缺陷深度低于0.2mm的钢材却被探伤设备判为不合格材。这些原本就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被探伤设备判定为‘不合格材’后需要进行修磨处理,再发往客户,修磨工序的增加无形中增加了公司的生产成本。”看到问题,一向迎难而上的董英川,又一次站了起来,接下了这项攻关任务。
查看设备使用说明书、与设备厂家专业人员进行沟通、现场观察设备使用情况……董英川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系统分析了问题成因,而后大胆假设:新老区探伤设备超声波入射角度不同是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董英川连夜制定出表面裂纹与皮下横孔超声波反射当量差异的对比实验方案。实验方案经过讨论认可后,董英川又与方案实施人员马不停蹄地赶到现场开始实验。
超声设备校准、不同数量值横孔与表面刻槽灵敏度差值测试、计算灵敏度差值……通过多次现场实验,董英川与同事们得到了数量值分别为0.3mm、0.5mm、0.8mm皮下横孔、表面裂纹在不同折射角度超声波反射灵敏度当量的差异,并总结出最优横波折射角度。就是根据这些实验数据,董英川他们制定了《超声横波精度控制方法(暂行)》。
“我们对设备横波部分参数进行微调后,钢材探伤合格率提升了15%,这样一来,每个月就可节省修磨费用30多万元。”董英川说。
掌握技术重点“传帮带”
“超声探头的位置一定要固定吗?探头安装时有没有正反?”“超声静态校准仪器发生故障后怎么处理?”“超声的赫兹该如何选择?”“漏磁信噪比怎么调整?”5月15日晚19时30分,在中棒2号探伤线生产现场,董英川的现场培训课刚一开讲,职工们就向他提出了各种技术质量问题。
新区中棒2号探伤线职工大多数为转岗职工,此前,他们几乎从未接触过探伤设备,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也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每当遇到问题时,他们都会习惯性地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向董英川“求救”,董英川每一次的解答也都是既耐心又详细。有时候,他还会整理、汇总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利用班后时间,组织大家现场培训,职工们都说,跟着董老师现地现物地学习,操作技能提升得很快。
新区的探伤线拥有着诸如霍释特漏磁探伤、红外探伤等国际先进设备,此前大家都没有对这些设备的使用经验。“只有完全掌握设备原理和操作技能,才能保证在后续生产中遇到问题时快速处理恢复生产,才能尽快帮助职工熟悉岗位工作,顺利完成生产任务。”在设备调试阶段,董英川就及时把握与设备厂家技术人员共同工作的时机,利用工余时间向他们请教操作经验,学习设备故障和问题的处理方法。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董英川深知这一道理,他毫不保留地将自己掌握的新工艺、新技术传授给工友们。近一年里,董英川就矫直机、倒棱机、抛丸机、探伤机、修磨机等设备理论和实操进行了培训,他采用课堂教学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岗位职工们的操作技能和应对设备异常状态的能力。
“我们必须让新区这些国际一流的特钢设备,体现应有的价值,生产出高端的特钢产品,我所做的这些工作也都是在向着这个目标努力。”谈起他的攻关与培训,董英川这样感慨地说道。(于宗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