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底,当石家庄还是天寒地冻时,河北石家庄市工商联扶贫工作组长张端树和两名队员带着铺盖卷儿和米面粮油进驻到太行山深处平山县下槐镇南文都村。两年多来,他始终牢记扶贫攻坚使命,因地制宜搞产业扶贫,带领南文都村在2017年底顺利完成整村脱贫出列任务,工作组被评为省“先进驻村工作队”。扶贫工作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效,这与张端树“第一书记”的“勇于担当、一心为民”的精神密不可分。
一、深入调研,把脉村情,厘清发展思路
刚进村时,看到村里落后面貌,张端树想自己是这次扶贫工作组组长担任村里“第一书记”,他想自己身为“第一书记”就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于是他暗下决心,要把根扎在南文都村,在这里干一番事业,带领全村脱贫致富。为摸清村情吃透民意,掌握第一手资料,他白天带着工作组队员到农田里山坡上现场考察,与村民讨论种植结构、投入产出情况,研究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了解村里的资源优势。中午和晚上,利用村民在家休息的时间,挨家挨户走访,详细记录每家每户的人口、耕地、收入等情况,征询他们对村里发展的意见和思路。经过近一个月辛苦走访,终于掌握了村里基本情况:南文都村204户687人,行政区域面积7280亩,耕地面积580亩,人均耕地仅0.64亩。全村贫困户64户,204人,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同时也摸清了村里贫困落后的原因:一是人多地少,耕种方式传统,农作物产量少。二是村民们习惯了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与外界接触较少,视野狭窄,将仅有的一点土地看成“保命田”。三是以往扶贫基本属于“输血式”扶贫,村民增收没有有效保障,往往是今年增收来年又减收,今年脱贫来年又返贫,对脱贫致富缺乏信心。四是村民思想相对保守,“等、靠、要”观念较严重。
搞清了村里的基本情况后,他带着工作组对村里的水文地理、地域文化、旅游资源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先后组织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27次,与村民一起分析致贫原因,共同探讨脱贫构想。为开拓村里党员干部和村民发展思路和视野,多次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邯郸馆陶美丽乡村、定州黄家葡萄庄园等地参观学习,并先后邀请河北农大、省农科院的相关专家到村考察指导,最终确定了走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扶贫的路子。
二、强化治理,改善村貌,提振脱贫信心
扶贫第一枪如何打?怎么才能打得响?张端树认识到要想做好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改善人居环境是基础。当时村里进出只有一条土路,两旁猪圈鸡舍乱搭乱建,没有排污管道,到处污水横流、垃圾遍地。面对这样的现状,于是,他先从改变村容村貌入手,下决心治理村里“脏、乱、差”现象。
2016年4月中旬开始,先后拆除土建厕所67座,猪圈70个,破旧围墙600多米;完成了2000多米街道的平整硬化,安装了100盏路灯,沿街种植了各种花草,铺设了供水管和排污管;修建了3座旅游厕所和300多立方的化粪池;对村文化活动室、戏台进行了修缮,建成了两个共6000多平米的文化广场,并安装了健身器材。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大为改观,成功激发了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为下一步旅游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整治村容村貌时,张端树带着工作组与村民一起干,铲土推车,搬石砌墙,哪里脏哪里累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出现。有时大家忙活一天累得都够呛,不想做饭了,大家就烧壶开水泡方便面,有时甚至啃冷馒头,简单对付。不拿村里一分钱,没吃村民一口饭,但把村里事当自家的事干,真的是“带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根草走”,每天忙得“一根蜡烛两头燃”进行着生命的双向燃烧。
三、精挑细选,引进项目,初见扶贫成效
南文都村有笔架山、砚池等自然景观,村民是历史人物范蠡后代,在抗战时期村里出过十七位烈士,村里还有徐海东和晋察冀四分区司令部旧址。南文都村与革命圣地西柏坡、国家旅游景区驼梁相邻。张端树从南文都村的山水人文和相邻的旅游景区中发现了旅游资源的价值,也因此认准了搞旅游开发的路子。
“光说不练假把式”,说了算,定了干。为走好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扶贫的路子,吸引企业目光,张端树和工作组的同志们四处奔走,多方求助,先后组织30家商会和100多家企业到村里考察,并最终选定河北柏胜农业公司的现代农业旅游园区项目。2016年4月6日项目签协议,4月12日签合同。为争取项目尽快落地,工作组、村里两委班子与项目方工作人员一道加班加点完善规划,马不停蹄地积极协调各部门办手续、走程序,仅用20余天便完成项目启动前的各项工作。4月20日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典礼。
截止目前,园区建设已完成投资4800余万元,面积3000平米的生态餐厅主体已完工,投放鱼苗的水源治理达50余亩,加固堤坝1800多米,移栽各类树苗1600余株,大树50余棵,栽植苹果树370亩近18500株、樱桃20余亩近千株,葡萄园300余亩;硬化园区广场3000平米,修建桥梁一座、园区道路1600米以及酒窖一座,治理河道2000多米。租赁村民房屋修缮装饰开办农家乐2处,初步形成了“种、养、休、游、娱”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仅这一个项目,就给乡亲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2016年以来,园区用工15000多人次,支付村民工资150多万元;项目一期工程流转土地1200亩,涉及51户贫困户,每年支付村民土地流转金近40万元;吸引全镇所有11个贫困村的贫困户使用扶贫资金入股176万元,累计分红27万元,432户1176人受益。
那段时间,请企业家进村考察,张端树和组员们整天忙得脚不落地。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工作组的一言一行,他们都会在心里画勾打分掂分量。张端树用百分之百的干劲儿,用具体行动打动了全村百姓,彻底点燃了村民脱贫致富的梦想。
四、村企合作,入股分红,多元产业扶贫
张端树围绕工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主体、企业带动的扶贫产业模式,着力提高扶贫与市场的关联度,从战略制定、要素提升、健全机制等方面进行产业扶贫模式的创新。
2017年以来,张端树又协调村两委,采取企业出资入股、村民土地流转投入,村企合作开发的模式,充分利用村南低洼地带毗邻文都河水源充足的优势,修建了荷花池塘景观带项目。项目吸引了七家商会投资120万元,通过开设垂钓、划船、采藕等休闲项目,打造集生态旅游、绿色养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产业项目。盛夏时节,三个荷花池塘,波光粼粼,水波荡漾;像三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南文都村。创造了“废墟变翠屏,污水变清流”的发展奇迹。站在池塘中的观景亭处,环顾碧波,放眼远山,有种“凭栏远眺玉生烟,湖光山色映百园”诗情。
村企合作,入股分红方式,使村民得到了实惠。土地流转使村民获得稳定收益。仅一期工程就流转土地1200亩,涉及村民土地近400亩,每年支付村民土地流转金近40万元。村民打工新增收入。2016年以来,使用村民15000多人次,仅支付村民工资就达150多万元。分红收入。截止目前,全镇共入股资金176.1万元,累计发放分红26.96万元,收益432户,1176人。
前不久,村里又建设一个文化长廊,与南文都秀美乡村景色、生态观光园景区相辅相成,形成旅游休闲,整体提升旅游形象。
两年来,张端树以“第一书记”的“勇于担当、一心为民”的执念,牢记扶贫使命和责任,用真情真意把心血和汗水撒在了南文都村这片土地上。土地流转时,很多村民有顾虑,张端树就挨家挨户做工作,磨破了嘴皮子也要把政策给村民讲清楚;项目建设时,白天工地上忙,利用晚上时间开会研究,有时忙起来累得连饭都吃不下;村容村貌整治时,他坚持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两个多月没回过家,换洗的衣服都是让别人给捎过来。张端树老家在四川,前年母亲去逝也没能见上最后一面。今年年初,单位领导有意将他换回来,考虑到村里的扶贫项目正进行到关键时刻,怕换了人不熟悉情况影响项目进展,张端树便主动请缨留了下来。张端树就是以共产党员勇于担当、激情奉献的精神,带领着南文都村全体村民走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