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见到河钢石钢钢益公司委外业务主管杨军时,一种风尘仆仆的感觉迎面而来。杨军说,他刚从河钢石钢产业链延伸的委外企业归来,农历正月初九,他和技术中心的研发人员就随同河钢石钢新品一同抵达了委外企业的生产现场。
随着河钢石钢高端产品比例不断攀升,下游客户对高端产品的后部加工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河钢石钢产业链延伸的委外业务也越来越多。而杨军的主要工作就是开拓这些委外企业,确保其加工出客户满意的优质的特钢精品,打通高端产品交付的“最后一公里”。
力推精益理念在客户产线“落地”
此次杨军他们去的委外企业远在江苏,这也是杨军去年新开发的一家委外加工企业。合作以来,双方都表现出极大的诚意,加上这家企业具有独特的地位优势,河钢石钢正在把更多高端产品的委外加工业务放在他家来完成。
“为河钢石钢加工高端新品的过程,也是我们学习提升的过程,在质量提升和现场管理上,河钢石钢从不吝啬对我们的帮助。”合作过程中,委外企业生产技术人员对河钢石钢的赞美溢于言表,他们说,从杨军身上看到了河钢石钢人对产品品质的追求,学到了精益生产的理念。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我要把稳定质量和提升质量作为委外管理的第一任务。”2018年9月份,杨军第一次到这家企业跟踪验证生产时,就曾连续两次指出对方生产不顺和物流不畅的症结所在。“我们合作的时间不长,但杨经理在我们这儿的‘驻厂’时间却不短。”委外企业技术负责人告诉记者,杨军每一次“驻厂”,都会与他们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现场的各种问题。杨军还经常通过组织观看视频和图片等形式来增强委外企业人员的质量意识,使他们对产品质量的认识和追求与河钢石钢达到“同频共振”。
“杨经理把河钢石钢的精益生产理念带给了我们,还帮助我们建立了委外流转卡运行机制。”委外企业生产技术人员被杨军毫无保留地帮助他们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的做法深深地打动了,他们俨然把自己当成了河钢石钢的下一道工序,积极配合河钢石钢制定了按炉送钢“十大禁令”等系列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了混钢等低级质量事故的发生。
随着精益生产理念在委外企业的“落地生根”,近一年来,由杨军负责的10多家委外企业均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极大地缓解了河钢石钢深加工高端产品的交付难度。
利用社会资源与客户实现“共赢”
回到单位的当天,杨军又立即投入到另一项工作中,他要了解另一家委外企业退火炉改造后的生产情况。这家企业也是杨军去年开发的一家银亮材委外加工企业,每月为河钢石钢加工银亮材产品2000余吨。“驻厂”过程中杨军发现,他们的退火炉一直处于闲置状态,而河钢石钢也急需退火资源,能不能加以利用?杨军不想错过任何一个产业链延伸的拓展机会。深入了解得知,这个退火炉的入炉方式与河钢石钢产品不匹配,于是,杨军向委外企业提出改进退火炉入炉方式的要求。委外企业很快采纳了杨军的建议,第一批300吨退火银亮产品已于2月初加工完成。
“数据显示,退火银亮材质量指标全部达标。”看着显示屏上的质量数据,杨军说,从已有的银亮材加工企业拓展出退火新业务让他十分开心,这不仅增加了退火资源,还降低了物流搬倒费用,可谓“一箭双雕”。
按照河钢石钢“积极开发新的产品、新的订单及新的符合要求的加工厂”的要求,凭借对市场信息的敏锐捕捉,近一年,杨军新开发5家委外加工企业,利用社会资源有效提升了河钢石钢银亮、退火、调质、冷拔、锯切等后部加工能力,仅去年一年,河钢石钢的委外加工能力就同比提升了458.82%。
“打通高端产品交付‘最后一公里’是我们的目标,与委外企业实现合作共赢同样也是我们的目标。”一年365天,杨军有200多天在不同的委外企业“驻厂”服务,这期间,他协助两个战略客户梳理生产流程,帮助两个战略客户建立四级质量检查机制,帮助3家委外企业建立三级质量检查机制,确保了他们的“共同”产品出厂“零缺陷”,全面满足了下游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了真正的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