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以来,河钢石钢各单位紧紧围绕市场,把提升产品质量满足高端客户需求,作为推进“两个结构”再优化的着力点,持续推动品种结构快速调整和产品档次稳步升级。7月份,炼钢厂氧化物夹杂物不合比例同比降低68.53%;轧钢厂大棒线高端棒线探伤合格率创历史最优。
重点攻关,刷新指标提升质量
8月17日,连续几日的降雨天气,为石家庄带来了凉爽。而在炼钢厂连铸工段3号连铸机浇钢平台上,职工们依旧被滚滚的热浪包围着。这里正在生产直供某重点客户的高端齿轮钢,客户对产品夹杂物指标要求非常高。
浇钢班长刘英波仔细查看中包液面和中包盖密封情况后,快速将两袋中包覆盖剂均匀地添加到中包里,整个过程一丝不苟。“客户是重点客户,产品是高端产品,生产过程中,我们的操作不能打半点折扣。”刘英波是班组“元老级”的职工,在减少夹杂物方面颇有心得。“覆盖剂的加入量和加入时机、中包液面稳定控制和下渣检测情况都可能成为夹杂物产生的原因,所以我们不能放过任何细节。”多年来,对工作精益求精已经成为他的职业习惯。
夹杂物是金属部件疲劳破坏的起源,尤其是对于精密部件,夹杂物往往成为主要的疲劳开裂方式,也成为制约产品走向高端的瓶颈。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档次推进客户高端化,炼钢厂将降低氧化物夹杂物不合比例作为主攻方向之一,通过工艺改进、流程优化提升产品质量。
作为攻关团队的核心成员,连铸工段段长高晗和来自转炉、精炼等环节的技术骨干一起全身心投入到了夹杂物的攻关中。各级人员在工艺制定上献计献策,不断纵向深入挖细节,组织培训交流,细化过程操作,稳定过程控制。针对各种可能的突发情况,制定出应对措施。一方面优化操作流程,稳定开机第一包过热度;另一方面优化辅料耐材,改善保护浇注密封效果。同时,连铸工段将降低超尺寸夹杂物缺陷率作为劳动竞赛的重要指标,引导职工关注质量,激发工作积极性。
今年1至7月份炼钢厂B、D类夹杂物不合比例创历史最好水平,不合炉数同比降低68.53%。
用心操作,高端合同精准兑现
8月18日10点30分,轧钢厂南区大棒线轧机旁,伴随着扑面而来的热气,一支橘红色的钢坯从加热炉徐徐步出。此时,分布在粗轧、中轧、精轧的岗位工早已严阵以待。为确保此次生产过程受控,他们早早地就将轧机装备调整到了最佳状态。
“该批产品是公司供国内某轴承龙头企业的高端轴承钢,客户用来制作汽车精密零部件,所以对钢材各项性能要求都非常严格。”正在跟班的轧钢厂南区技术室主任张晓辉介绍,虽然大棒线轴承钢的生产经验丰富,但此次产品质量要求范围收窄,控制难度较大,需要进一步细化措施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为了更好地确保产品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弯曲度等指标,轧钢厂南区技术室和大棒线提前谋划,统一思想和认识,从生产组织、设备维护、坯料验收、加热工艺、工装准备等方面操作要点。除此以外,他们还每天调取前一天加热数据进行跟踪检查,除了正常跟班的质量工程师外,产线的技术管理人员24小时不间断在产线实时监控生产,及时处理异常。
“这些只是我们在线控制产品质量的方法和措施,产品下线以后,我们还要去跟踪探伤合格率和理化性能检验结果,以便及时调整下一步的控制措施。”张晓辉说,强化细节把控,将关注点“后延”至下道工序,才能够更好地服务客户。目前,该批产品已经全部下线,实物质量检查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全部符合技术协议要求。(高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