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很多啊!”“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10月26日,在一辆疾驶的旅游大巴车上,河钢石钢20多名奋斗者代表正你一言我一语热烈地交流着。他们刚刚走访了一家客户,都感到收获良多。
“咱们的车程还有一个多小时,不如趁此机会开个现场的交流会吧!”公司工会谭学燕的提议立即得到了大家的响应。“我先来!”炼钢厂的祖衡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第一个站了起来:“只有亲自到客户的现场来交流,才能切实感受到我们与市场的差距。以往我给职工们看照片儿看视频,他们反映感受都不真切。所以希望公司以后多组织一线的职工来跟客户进行交流,这会对工作的改进和提升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对对,参观了客户的工厂,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客户在生产上的控制难度,同时也深刻认识到,原材料如果一旦出现问题,会对客户的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炼钢厂李世琪点头认同,“我们向客户提供的产品,必须要质量稳定,均质性更高,才能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
“客户的工件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轻拿轻放,不能有半点磕碰,这让我联想到,我们在生产过程中也必须要全力避免对钢材的磕碰,尽我所能为客户减少损失。”钢益公司的孙帅奇感触很深,受客户发展速度的启发,他对公司新基地建设提出了建议:“客户在飞速发展,我们前进的脚步能否跟上客户前进的脚步,是影响我们与客户构建战略合作关系的一个关键所在,希望公司新基地的后部处理工序要尽最大努力提升设备的精度。显而易见,如果第一道程序的加工精度足够,后续的加工量就会很少,这也是降本增效的有利措施。”
“客户生产现场职工很少,智能制造水平很高。”生产管理部王超赛顺着孙帅奇的话接了下来:“随着公司新基地建设的逐步深入,主厂区各产线人员不足的情况会愈加突出,我们应该进一步提升产线的智能化水平,提升工作效率,为打赢双线作战攻坚战夯实基础。”
“很多职工都认为我们的产品满足技术协议就可以了,但是通过与客户交流,我们会发现客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有很多内在需求无法在技术协议中体现出来的。这就要求研发人员全面了解客户的潜在需求,并体现在工艺文件中。操作人员严格执行工艺要求,精细化操作每一个生产环节,充分保障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满足客户的各方面需求。”技术中心的郝彦英是产品研发人员,她的发言令人深省。“客户的良品管理很有特色,每道工序既是产品的提供者也是接收者,既有产品准入准则,也有产品放行准则。他们把每一道工序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各种因素都辨识出来,制定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并用目视化的方式展示在生产现场。让职工一目了然应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这样就可以对产品的质量稳定性提供很好的支撑,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她的发言博得大家的热烈掌声。
“大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对我们工会的工作也寄予厚望。这次出来,我们不仅与客户进行了交流,公司内部的上下道工序之间也进行了充分交流,为以后的工作改进提升打好了基础。”听了大家的发言,谭学燕也觉得收获良多。“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推进走访市场和客户的活动,让更多职工走进市场,走到客户中,倾听客户的意见,感受市场温度,为公司早日建成世界特钢“梦工厂”贡献力量。”
可不是么,在外出的这几天里,大家日行夜宿,路途中、饭桌上,相互间交流更多的是彼此的工作。在这种放松的状态下,彼此之间的交流更加深入,更加充分,以往在正式会议中可能会发生争执的问题,现在却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实现了上下道工序之间彼此的理解与支持。
车窗外,秋雨蒙蒙;车厢内,谈兴渐浓,载着欢声笑语,载着深深地思考,大巴车奔驰向前……(程鹏)